X 关闭
要面对各种紧急的突发状况,要抵抗昼夜颠倒的生理时差,除了需要专业与专注,还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与耐力;每天都要遇到各种急危重症患者,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急救场景…… 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一名院前急救医生,在工作的12年中,贾立琦每天与“病魔赛跑、与死神较量”,挽救着病人的生命,缓解着病人的疼痛。
冷静处置状况 患者转危为安
“紧急”是院前急救医生工作的一大特点。面对患者,院前急救医生需要冷静的思考、迅速的判断,为患者展开救治。贾立琦希望在患者陷于危难之中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为他们缓解病痛、排忧解难。“很多人觉得院前急救医生这个行业很辛苦,但当我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无法形容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贾立琦曾接诊过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因为老人喂饭不慎,导致孩子呛咳窒息。孩子的父母立即把孩子抱到了楼下的社区医院,同时拨打了急救电话。虽然社区医生立即对孩子进行了海姆立克法施救,但孩子并没有吐出任何东西。“我们接到电话第一时间就赶往现场,但到达的时候,孩子的呼吸心跳都已经停止了。”贾立琦回忆。
孩子的父母情绪激动却束手无策。此刻,贾立琦保持着冷静,她迅速抱着孩子并引导家长踏上急救车,叮嘱司机尽快奔向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某家医院。在车上,她不断给孩子做着心肺复苏。
“那天,跟我搭档的是两个新来不久的年轻护士。虽然经验不足,但是我们配合很好,她们能很好地执行我发出的每一个操作指令。”贾立琦说。安排好护士,贾立琦让孩子的母亲协助她开展急救。“我让孩子的母亲在旁边扶住我的身体,这样我就能更稳地进行心肺复苏,才不会影响急救的质量。”
到达医院,贾立琦与接诊医生交接病情、协助抢救。最终,孩子转危为安。“当我走出抢救室时,孩子的父母还在门口哭泣。我安慰了他们的情绪,又向他们介绍了孩子的情况,还提醒他们给家中的老人打个电话报平安。”
急救环境多变 竭尽所能救治
“在接到下一个电话前,院前急救医生永远不知道自己即将奔赴的现场是什么样子。”对于自己职业环境的多变性,贾立琦深有体会。12年中,她乘坐着急救车来过患者家、商场、公园、高速路上、高层楼顶、施工现场、河边、火灾现场等等。
面对不断变换的急救环境,贾立琦和他的同事们始终坚守在院前急救医生岗位,竭尽所能为患者争取活下去的机会,让患者尽快进入医院进行系统救治。
“复杂的工作环境对院前急救医生的体力及活动的灵敏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贾立琦说,“有时候,我们会在那种凹凸不平的路面,或者是小胡同、拆迁现场这些地方急救。因为需要搬抬患者,急救人员常常会出现腰、脚扭伤的情况。”
一次夜里,贾立琦要抢救一位突发心脏病的老人。但是,老人居住的楼房正在施工改造。偏偏楼道的声控灯又坏了。楼道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因为着急送患者去医院,她没过多考虑,拎着设备率先冲下楼梯,想要尽快赶到急救车为患者安排急救。只听“咕咚”一声,一脚踩空的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抬着担架的同事,正要从老人家中出来,听到巨大的声响,问道:“什么声?贾医生没事吧?” “没事,没事。太黑了,我没看见,诊箱磕墙上了。”贾立琦撒谎道。她爬了起来,咬着牙一拐一拐上了急救车。把病人送到医院时,她才发现自己脚肿了一大片。在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与医院的交接工作后,她才去挂号看伤。
苦练职业技能 荣获“朝阳工匠”
利用业余时间,贾立琦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她常常会买一些专业书,习惯在自己办公桌的抽屉里放一本专业书,在没有病人的时候,拿出来学一学。
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例,贾立琦会留心记下来,抽空和高年资的院前急救医生进行讨论。她还喜欢和新入职的同事交流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病例,增加经验。休息时,她还会在模拟人形设备上进行技能操作的练习。“我希望自己能再快一点,再熟练一点。这些理论学习还有操作练习的目的只有一个:挽救更多的生命。”
去年,贾立琦参加了第三届“朝阳工匠”选树活动系列赛之院前急救网络技能竞赛。“比赛选手高手云集,有老前辈,也有高材生。”深知自己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贾立琦决定以勤补拙,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更加勤奋的练习。
气道管理不是贾立琦的强项。在预赛准备阶段,她练习了上百遍,终于把插管时间基本控制在8秒以内。“虽然有瑕疵,但我还是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决赛资格。”
决赛来临,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烈日炎炎,喉镜的光线完全被强烈的日光掩盖。“看不见”成为了贾立琦从没想到过的困难。“我临时更改了策略,不再追求8秒内的成绩。”她决定稳扎稳打、降低速度,凭角度和手感迅速完成了比赛最关键的一环。
通过激烈竞赛和专业评委的评判,贾立琦拔得头筹,成为朝阳区首个院前急救“朝阳工匠”。“比赛成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通过比赛,我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能力,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据统计,2020年前,贾立琦的月均出诊量在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始终排名前三。2020年后,贾立琦在正常出诊的同时,兼任了其他工作,但出诊量仍居中心前列,最多24小时内接诊了18名患者。作为一名院前急救医生,贾立琦热爱着自己的职业,始终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忘我奉献的初心使命,尽全力挽救每个生命。”
(劳动午报记者 盛丽)
来源:中工网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娱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