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脏养生,古代医籍有句格言为:“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安和;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少欲,肾水自足 。”这句话强调了心理养生与饮食调节,是中医养生学的经典语句。
0 1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人的一生中,会遇到高兴的事与不高兴的事,被人赞扬的事或被人批评的事;用百姓的话说就是好听的话与不好听的话。
被人宠着的时候,不要太兴奋,否则会忘乎所以;被人贬低的时候,不要太丧气,否则会没有了志气。
(相关资料图)
特别是不可怒发冲冠,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厉害。\"怒气伤肝\",怒会耗散肝血,助发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甚至中风恶疾。如果能宠辱不惊,肝气就会舒条有序,神志就可安宁无恙。
0 2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动以养形,静以养心。但养形与养心是互惠的,只有形体康健,心情才能舒畅;而心情舒畅,亦有利于形体的健美。
喜静则静,喜动则动,动中思静,静中思动。动静结合,身心才能自如。如果动静失于常态,或者形体劳累,就会伤及心血;而劳心过度,血脉不能通畅,形体也会感到疲乏。所以说,血脉的流通,要有“动\"以养形;精神的安定,要有“静\"以养心。
动静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脉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0 3 饮食有节,脾土安和《黄帝内经》上曾说道,\"食饮有节\"是非常重要的长寿因素。
胃主纳谷,脾主运化,饮食有节,五谷才能化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反之,饮食无有节制,太饱则伤肺,太饥则伤气,太酸则伤筋,太咸则伤骨,太甜则伤血。
特别是暴饮暴食,烟酒无度,就必然伤及脾胃,脾胃伤了,气血津液自然会减少许多,何谈健康!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胆大小肠)安康,节制饮食是第一要素。
0 4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虚劳损,内撞鸣。\"这是清代中医名家陈修园对肺系疾病因素的总结。
调息不当,外卫不固,风寒湿热经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就会发生气管炎、哮喘等疾患。要使肺金得清,先要调和气息,气息调和好了,肺金自然安宁。
中医学认为,肺为发声之腑,说话过多,会伤及肺气与肺阴,出现喑哑、咽痛、语怯等病痛。所以说,保护肺腑,寡言少语与调息适度一样重要,两者均不可偏废。
0 5 恬淡少欲,肾水自足\"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于肾。\"肾主精气,主生殖与人的发育。人的性欲,不可过纵,亦不可闭欲,而应当是有情少欲。
特别是中年以后,房事生活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人的精气神,精是物质基础,肾精充足了,才能有元气,元气充沛了,才能有\"神\"。如果整天沉醉于色情之中,肾精的过度外泄,必然会使脏腑功能衰竭,免疫能力低下,物质基础的\"精\"枯竭了,生命也就终止了。
所以说\"恬淡少欲\"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娱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